中国甘肃网10月22日讯据西部商报报道(记者李彦琴)今年,兰州市计划安置59名军转干部。昨日,记者从兰州市军转干部安置工作会上了解到,从今年起30%的团职干部都要安排到实职领导岗位,对在抢险救灾、执行急难险重任务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功臣模范、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服役和特种岗位工作的干部将在安置去向、工作分配、职务安排和工资但与等方面给予照顾。同时,对于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兰州市将在办证、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帮助有就业愿望和有就业能力的军转干部实现创业就业。
长期在特殊岗位服役者可享照顾性安置
据兰州市人社局局长吴永健介绍,今年全省下达兰州市144名安置计划,其中计划安置59名,自主择业85名,另有随调家属18名。虽然接收总人数比去年有所减少,但营团职干部43人占到了计划安置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居历年最高。
据悉,目前军转干部意愿安置地过于集中,从审档结果看,95%以上军转干部要在市区特别是城关和七里河地域安置,但是市级相当一部分单位满编满员,实际接受空间缩小。为确保按时、按要求完成安置任务,兰州市规定,凡经省上考试考核获准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员,如无特殊情况必须安排到党政机关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同时,将发挥安置主渠道的作用,继续采取带编、带非领导职数和专项编制的安置方法,拓宽安置渠道。同时,兰州市决定,从今年起拿出团职干部的一定比例,安排实职,其余则采取带一次性非领导职数的办法解决。对在抢险救灾、执行急难险重任务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功臣模范、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服役和特种岗位工作的干部将在安置去向、工作分配、职务安排和工资但与等方面给与照顾。
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有望试行异地注册管理
自主择业安置方式是军转安置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目前兰州市管理着1600名左右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今年,兰州市将新接收自主择业军转干部85名,管理服务人数将达1658名,如何才能管理好、服务好这类群体呢?据悉,兰州市将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分级管理、上下结合的管理服务体系,健全服务管理机构,积极为自主择业的军转干部提供管理和服务,确保退役金发放、档案管理、住房医疗、培训就业、家属安置和子女入学等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同时,将继续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搭建就业创业平台,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实现多形式、多领域、多渠道就业创业。结合当前兰州市开展的“全民创业行动”,广开渠道、多措并举,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在办证、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帮助有创业愿望和有就业能力的军转干部实现创业就业,积极支持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到非公经济和新社会组织工作,扶持他们自助创办小微企业,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另外,兰州市还将在提高管理服务质量上狠下工夫,将就业创业、个性化培训和异地管理作为工作重点,探索跨地域举办创业培训和试行异地注册管理模式,继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