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孙显才正在修路
图为孙显才20年前修的石桥,如今还在使用
昆明7月31日电(顾一航)“云南公务员26年义务修路百余里”。2月开始,孙显才这个名字开始出现在云南各家媒体上,一段沉寂了20余年的善举进入人们视线。他被许多人叫做“傻子”,却在感动着更多的人。
31日,记者见到了这位“当代愚公”。
孙显才是云南省禄劝县地税局一名普通的税管员。在见到他之前,你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个身材削瘦、沉默少语的男人,利用周末假日,扛着锄头在山间地头搭桥修路,一干就是26年。
“在我老家,修桥补路、尊老爱幼是百善之先。”孙显才出生在马鹿塘乡,这个禄劝县的边远贫困乡位于金沙江沿岸,属典型高寒山区乡镇。种地、背柴一直是村民每天的必修课,但对这样山高箐深的村子来说,山里糟糕的路况却成了他们最大的阻碍。村民们最需要的是“路”,最愁的也是“路”。
孙显才告诉记者,孙家从民国年间起就有修路的传统,祖孙四辈都行走在大山之间。“7岁起跟着爷爷修,后来跟着爸爸修。”孙显才回忆道,“小时候爷爷曾经把自家门板拆下来,抬着走了7公里山路,去为别村搭桥。”
祖祖辈辈承袭的传统成了孙显才开始修路的理由。从1987年参加工作开始,每逢周末孙显才都会带着他的锄头、铁锹,背着背篓出现在马鹿塘的山间地头。清杂草、搬石块、垫路基、拓宽路面……通往农田的路、孩子们上学的路,哪儿路不好走就有他的身影。
彼时,孙显才工资每月60元,但每当遇到修路、架桥这类事,老孙就十分大方。村里的老人刘正能说,“20年前,刘家村大河没有桥,每年都要淹死一两个人。他拿出400块,并号召村里人买来钢架、石头、水泥,修起了桥。”这座桥,直到今天仍在使用。而孙家的土坯木头房,自1962年建成至今没有翻修过一次。
孙显才70岁的老父亲孙如楼,却对儿子的行为十分支持:“修路不图什么,这是好事。做好事,就要支持他。”
2004年,孙显才被分配到禄劝县地税局工作。来到县城的他却没拉下修路这个“老活计”。县城附近马豆沟的山泉很好喝,很多人都会到那儿爬山、背水,但是由于路窄、弯多、坡陡,时常有人摔伤。
“看到有人摔跤,心里就不好受。”孙显才说,“来背水的大多是老人,把路弄平整些,方便大家。”就这样,孙显才靠着自己的双手,用最简单的工具,硬是在通往马豆沟取水点的山上修了4条小路,1座便桥,2段石梯5段挡墙和3段排水沟。
一人一锄头的身影,被许多禄劝人记在了心里。直至2012年,“云南公务员26年义务修路百余里”为题的文章开始出现在云南各大媒体上,禄劝人才发现,“原来他叫孙显才”。
26年的修路史,孙显才自掏腰包、花钱花时间修了上百里山路。他曾无数次被人叫做“傻子”,很多人不明白他为何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但他的回答却异常简单。“就像有人爱好打球,修路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习惯。”
很多人说他作为公务员却“不务正业”,但少言寡语的孙显才,用自己勤恳踏实负责的工作打消的所有人的疑虑,也一改人们对于税务官“铁面无私”的形象。
“这个人怎么那么烦。”这是征管户刘应平对孙显才的第一印象。“以前的税收政策,税管员都是放下通知就走,只有他会一字一句念给我听,还细心解释,固执地非要我弄懂不可。”
在孙显才的管辖区内,像刘应平这样的管户有300多户,他们无一例外对老孙竖起了大拇指。
如今,“成名”后的孙显才,生活并没有太多改变,他依然每天挨家挨户讲解税收政策、收集信息,也依然在每个周末行走在大山之中,修路架桥。接待各种各样的媒体成为他工作中一个新的部分,但老孙也依然不善言辞。他脸上一直挂着腼腆的笑,被要求发言时还会脸红。
当记者问及,媒体的纷至沓来是否会对他的生活有影响时,孙显才只笑笑说:“如果报道能带动更多的人参与修路、助人为乐,那也是好事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