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中央国家机关每年拿出不低于录用计划10%的职位,招录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按照中央有关要求,2012年度中央机关和省级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全部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考录。大学生村官或将成为未来这支拥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公务员队伍的重要来源之一。
干得不好难过面试关
小勇算得上是一名“国考达人”了,从2009年至2011年,他先后参加过三次国考。三次国考,小勇全都顺利通过笔试,进入面试,其中后两次还通过了面试。值得一提的是,小勇担任大学生村官的服务期为2006年至2009年,也就是说,他参加的三次国考中,只有一次是在服务期的后半段,其余两次均在服务期满后参加考试。
两年多的村官生涯里,小勇给村里办了三件好事。一是在村里搞了个生猪养殖合作社,二是建立了一个有机梨基地,三是利用有机梨种植优势搞起了采摘旅游。
这三件事在国考面试中可派上了大用场。曾有考官问他:“你在村里干得最成功的事是什么?”小勇就把这三件事串成整体说了一遍。
小勇认为,国考笔试的题目其实不需要做太多准备,集中一个月左右复习一下即可,“参加过一次笔试,下次基本就没有问题了”。关键的考点其实在“面试”和“考察”两个阶段。
对于大学生村官考生而言,农村工作的经验和成绩将会为成为最终决定成败的关键,“对大学生村官定向招录的岗位,考官会问相关基层经验”。
曾有一名考官用一个农村信访案例 “刁难”小勇,要求他针对实际情况作出应对策略。这种时候,有没有在基层待过,有没有处理农村复杂矛盾的经验就显得至关重要,“没有经历过的人可能会猜到题,在网上搜到标准答案;但有过经历的人,就可以拿自己遇到过的事儿举例。两者效果完全不一样”。
即便有人侥幸能靠“编故事”过了“面试”关,后头还有“考察”关。考察组的官员会深入大学生村官所在农村,单独找几名村干部和镇干部谈话,“工作做得怎么样,村里那么多人总不能都统一口径吧?”
“观点分析”题淘汰“演技派”
波子是2010年第一批享受定向招录政策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大学生村官。在他的印象中,国考“面试没啥好准备的”,最难的要数“观点分析”题。波子觉得,“观点分析”题如果没有平时在农村工作的积累肯定答不好。他的面试官并未直接向他询问在村官工作期间的成绩,而是“旁敲侧击”,间接考察他是否具有农村工作经验。
比如问题一,某村桥梁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多次通报,仍未修缮,村民仍在其上行走,作为村主任助理,你该怎么办?问题二,某市团组织提出“青年与未来”的口号,组织“青奥会”活动,你作为高校团委负责人,请提出活动构想。不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备考的考生栽在了“答题套路”上。相反,那些真正有基层经验,兼任过村团支书工作、处理过村民矛盾的大学生村官倒是过了关。波子就是其中之一。
他以自己所在村的“调解小屋”为例,指出应该把村民代表请到一起先谈谈看法,再出对策;对于团委组织活动,他的回答是“团组织的工作方法都差不多,找准活动对象,设计好平台,落实经费和联系人,一步一步慢慢讲”。
在筹措经费方面,波子有经验。他曾通过在小区建公共厕所、开办停车库等方式,为社区筹到过修路经费,却没花居委会一分钱,“建厕所、车库的钱是借来的,后来产生的盈利就用来还款和修路”。
考试中,很多缺乏经验的考生用“套路”答题,从汇报、制定方案、执行、总结等一系列“流程”角度答题,殊不知考官需要的不是“流程”,而是考察你独立的组织一项活动、办一件“难事儿”的能力。
曾有一名参与国考面试的组织部工作人员这样勉励有基层经验的考生:演技派’们注意了,‘实力派’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内容才是关键。”
“实力派”渐露头角
大学生村官金果就是一名“实力派”考生,今年7月他顺利进入国家某部工作。国考面试时,在回答“观点分析”题时,他表现突出。“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福利待遇问题你怎样看待?”金果首先介绍了自己所看到的农村留守老人情况,分析了留守老人的需求以及目前乡镇、村委会所能提供的服务,最后大致设想了今后村委会可能再提供哪些服务,困难在哪里,如何克服等。
据某中央机关的组织部工作人员介绍,未来公务员考试对考生基层工作经验越来越重视,每次面试会有七八名面试官,其中至少有三四名有基层工作经验,“专门负责提一些考察基层工作能力的问题”。这位工作人员今年就面试过几名大学生村官,重点就是考察其是否具备组织策划和协调能力等,“考官都是在基层干过的,‘编’是肯定过不去的。再说,组织上还要去村里考察,靠‘编’是过不了关的。”
来源:山东公务员网